長虹促進智能電視產業發展:發揮領跑者風範

[孫輝] 时间:2025-11-02 14:32:42 来源:誑時惑眾網 作者:體育 点击:36次
  導讀:過去4年,是中國彩電發展史上風雲激蕩的4年。國內有互聯網企業的“攪局”,國外有外資品牌的“夾擊”,中國彩電業身處於“內憂外患”的發展境地。

  在經曆過顯像技術革命、長時間低價競爭、產品同質化後的彩電業,正在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破局。賦能人工智能,已成為眾多彩電生產商的一致方向。

  隨著長虹、TCL、康佳等中國彩電製造商圍繞著人機交互、語音識別、智能互聯等方向推出人工智能新款電視,外資品牌也開始涉足人工智能電視領域。

  作為新技術和新方向的人工智能,正在向家用消費電子集成。在人工智能電視產業,長虹、TCL、康佳等企業已走在外資品牌身前。

  向智能化轉型

  過去4年,是中國彩電發展史上風雲激蕩的4年。國內有互聯網企業的“攪局”,國外有外資品牌的“夾擊”,中國彩電業身處於“內憂外患”的發展境地。

  為了抵禦互聯網電視“硬件免費”模式,突破外資彩電生產商的“技術封鎖”,傳統彩電商試圖以本土優勢作為依托,在軟件、應用、內容等方麵進行革新與“外敵”抗衡。

  2014年起,長虹接連推出國內首款三網融合CHiQ電視、搭載“M+雙芯”智聯技術的CHiQ2代電視,並戰略性推出裸眼3D電視、超大屏激光電視,以及人工智能電視。依托於自身技術優勢,長虹在軟件、應用、內容及顯示技術方麵頻頻創新。

  10月12日,長虹推出了搭載著聲紋識別技術和遠場語音技術的人工智能電視Q5K。在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“主流電視品牌人工智能技術評測說明”中,人工智能電視Q5K是目前僅有的搭載有遠場語音技術和聲紋識別技術的智能電視,在語音識別準確率、語義理解準確率、模糊檢索準確率和語音識別時間等方麵,人工智能電視Q5K均高於同類產品。

  另一彩電商TCL,圍繞著更加“懂你”的科技變革,電視在智能化和人性化方麵不斷提高,進入到以人工智能電視為賣點的新階段。此外,傳統彩電商如創維、海信、康佳等,也紛紛布局人工智能電視及相關技術領域,以滿足用戶差異化體驗。

  業內人士認為,在國內彩電業集體經曆過“史上最冷”三季度業績後,隨著上遊麵板價格放緩和用戶需求的調配,彩電產業有望在接下來的四季度實現觸底反彈。

  “長虹等彩電商在軟件、應用、交互等方向不斷創新,加之京東方位於成都工廠提前投產等多重利好消息不斷湧出,我國彩電產業正逐步擺脫外資品牌的‘技術封鎖’,探索一條適於中國品牌自主發展的道路。”專家指出。

  行業的領跑者

  近年來,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快速崛起,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占到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近25%,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累計超過1.57萬項,位列全球第二。可見,人工智能將是推動我國家電產業發展的強大杠杆。

  科技部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修全在AVF論壇上表示,人工智能具有高度交叉的技術和產業屬性,將與各技術領域深度融合。通過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,促進產業升級智能化升級,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,開拓出新的廣闊的經濟增長空間。

  長虹不僅是人工智能電視產業的開辟者、引領者,同時也是家電業布局和涉足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的學習樣本。

  在轉型智能化同時,長虹構建起家電業首個大數據中心,構建了UP物聯運營支撐平台,以智能家居、智慧社區、智慧城市為方向開展主營業務,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和成果應用提供了支撐。

  隨著多年來持續的研發和滲透,長虹已在傳感器模組開發應用、語音識別芯片開發應用、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應用、機器視覺(人臉識別)技術研發應用、工業機器人及工廠自動化技術研發及應用、家庭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發及應用等方麵取得一係列成果。

  在國內市場,長虹朝向智能化轉型,在平台創新、技術創新同時,構建起整套人工智能電視技術係統,保證產品的落地和運營。麵向海外市場,長虹深度契合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政策,加碼國際市場拓展和競爭,提升“中國製造”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。

(责任编辑:新聞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